最近終於開始玩紅外線攝影(以下簡稱IR),記得第一次看到IR的照片應該是在1年多前某網友的部落格,當時就覺得可以在盛夏時拍出如下雪般的景色很令人著迷,這一年來也陸陸續續看了不少跟IR有關的介紹與分享,不過卻一直沒有實際上動手去拍,前陣子忽然心血來潮覺得時候到了xd,就上Y購把器材買回家了..

    首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光的特性好了,根據遠古時代上物理課時學到的光譜,光的波長(單位為nm)差不多會從100~3000nm,其中的400~740nm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可見光,舉個例子來說,575~585nm是黃色,620~740nm為紅色,至於400nm以下的就是紫外線,740nm以上的則是紅外線跟遠紅外線,這邊大概就是可見光跟不可見光的簡單介紹..

    再來介紹IR攝影的種類,可分為2種,一種是在DC或DSLR鏡頭外加掛一片IR濾鏡,另一種是把相機送去給師傅改機,第1種方法的優點是濾鏡差下來後還可以拍正常的照片,缺點是一旦掛上IR鏡片,因為可見光被IR吃光光了,所以從觀景窗看出去會是漆黑一片,無法構圖也無法自動對焦.第2種方法則是改機,改完機後就可以做所謂高速IR攝影,優點是快門速度可以變快,光學觀景窗跟自動對焦可以正常動作,缺點則是改完機就無法拍攝正常的照片了.因為小弟我的相機是屬於無反光鏡的EVIL機種,經研究後並不會因為加掛IR濾鏡就無法構圖跟對焦,而且我只有一台相機,當然還要拿來拍其他的照片,所以方法1是唯一的選擇.

    接下來要介紹如何購買IR濾鏡,目前市售的IR以Massa.Hoya.B+W為主,Hoya跟B+W的單價十分昂貴,所以直接不列入考慮,Massa的價位則平易近人多了,所以這次的選擇就是Massa,至於他們的差別呢? 高價的品牌在玻璃的製程與塗料上一定都有更好的水準,就像是同樣光圈焦段的鏡頭,掛上一個萊卡標就一定比別人貴好幾倍道理是一樣的,我又不是靠這行吃飯,買這麼貴的太浪費了..除了品牌以外,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是IR本身也有不同的規格,上面通常會標註多少nm,以Massa R720來說,光的波長在720nm以下的部分都會被這片IR吃光光,高於720nm的才會進到感光元件上,像是B+W還有提供650nm.1000nm等不同的規格,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以720nm為主,其他規格的產品我就不確定拍出來的效果會是如何,這次介紹的也都是720nm所拍攝出來的結果,前面有提到可見光的波長大約在400~740nm,所以選用720nm的IR濾鏡,就表示可以進入到感光元件上的光線包含了"部分的可見光+紅外線",這樣的照片還是會帶有一些色彩,也叫做彩色IR,如果選用的濾鏡是1000nm的,那所有的可見光都會被過濾掉,照片的顏色將只剩黑與白.

    呼,要進入實際拍攝的部份了,因為IR的關係,大部分通過IR的光都會被過濾掉,結果就是可以進到感光元件的光以所剩不多,舉例來說,在光圈跟ISO固定的情況下,沒有掛IR時的快門假設是1/500秒,一旦掛上IR後,快們速度大概會慢到15~20秒,所以拍攝IR的先決條件就是陽光充足,太陽越大越好,還有不管太陽有多大都要上腳架拍攝,除非你的相機有改機,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IR一定要拍成RAW檔工後製使用,個人測試過使用JPG直出幾乎沒辦法調出正確的顏色,還有很多網友會提到IR拍攝時要以綠色作為白平衡,根據我的經驗,就算是以綠色做白平衡在直出JPG失敗的機率還是很高,所以一定要用RAW,且拍攝時完全不用考慮白平衡的問題,只要注意正確的曝光即可,以下2張照片分別是未掛IR與掛上IR後的拍攝結果.

    等到照片拍出來之後,就要進入最後的階段--後製了,後製的部分我完全是參考Mobile 01網友bruse11的文章 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256&t=1687402 ,基本的流程就是將RAW調整正確的色溫跟色調,再進入photoshop進行紅藍互換的動作,整個IR攝影的動作才算是大功告成,希望這篇淺談對需要的人有一些幫助~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太平山 gh1 IR 紅外線
    全站熱搜

    oasisk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